又是一年春好时,陌上乡亲耕种忙。4月9日一大早,轵城镇东留养村村民李建全就来到麦田里清除杂草、陇好田埂后,就到变压器旁,拿着电卡轻轻一刷,再到机井旁推上电闸。霎时间,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,汩汩流入碧绿的麦田里。
“现在是麦苗拔尖灌浆关键期,培育不好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,灌溉可不能少!”李建全望着即将抽穗的麦田自言自语,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”
谈起以往浇地经历,李建全告诉记者,他5年前在村里承包了650亩良田,当时村里只有一眼机井,一台变压器,电压不稳定,一到灌溉高峰期,家家户户得排队引水浇地,经常等到后半夜,设备还老出问题,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,别提多糟心了。现在大不一样了,电卡一刷,闸刀一扳,井水就自动上来了,裤腿上没泥,袖子上没水,一会儿工夫俺的地就浇透了。
李建全浇地如此轻松,得益于济源供电公司实施的“井井通电”项目。2016年以来,东留养村陆续打了36眼机井,新增6台变压器,新架10千伏线路1000余米,低压地埋线路18000米,给机井全部通了电,并实现了扫码灌溉。“自从机井通了电,不管老天下不下雨,俺想啥时候浇水就啥时候浇水。”李建全说。
对于像李建全这样靠土地生活的农民来说,“井井通电”项目的好处莫过实实在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。李建全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以前我们用村里抗旱变压器浇地,每季每亩地大概花费30元左右,而用电灌溉,一亩地花费也就10余元。随着种地效率提升、成本降低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承包土地,当起了职业农民。”